秦洪祥 夏威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檢察院原正處級檢察員丁樹達
  □黨委專題為一名檢察官慶賀生日、光榮退休舉行儀式,在當地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緣於丁樹達光榮的工作履歷。
  □當時調查的場面可謂唇槍舌劍,最後丁樹達保證自己下一步全力以赴幫助該社區解決百餘戶居民未解的難題。
  □“群眾來了就是對我的信任和期待,為群眾解決問題就是我的責任。我在這個‘窗口’,用誠心接待來訪,用真情化解矛盾,用行動構建和諧,讓‘窗口’成為傳遞檢察博愛的‘舞臺’。”
  □丁樹達有理、有據、斬釘截鐵的說教,以及噓寒問暖、誠摯的關懷,和風細雨的真情交流,使張某慢慢對自己的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傷害表示懊悔,心情也逐漸豁然開朗。
  □在“窗口”工作4年,丁樹達總結了“心要熱,腦要靈,臉要笑,嘴要甜,耳要聽,手要握,身要平,腿要勤”八要工作法,化解糾紛280多起,沒有發生一起越級訪和重覆訪。
  2014年12月1日,丁樹達被評為長春市首屆“十大法治人物”。很多人不知道,2011年4月19日,丁樹達就退休了。
  退休後的丁樹達並沒有停止義務宣傳法律知識的腳步,而是繼續戰鬥在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和為群眾排憂解難的第一線。三年來,他依托“檢察工作服務站”,累計接待群眾來訪近萬人次,收到贈送錦旗19面,得到來訪群眾的一致稱贊。
  光榮的退休儀式
  2011年4月19日下午,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報告會。朝陽區千餘名機關幹部聆聽了丁樹達題為《畢生忠於黨》的報告。這天是丁樹達60歲生日,也是丁樹達光榮退休的日子,全體幹部起立齊唱“生日歌”,共同祝願丁樹達生日快樂,健康幸福。區委書記為丁樹達頒發“法制教育終身成就獎”,長春市檢察院政治部主任代表市院給丁樹達獻上生日禮物。
  在千餘名機關幹部“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中,身著嶄新檢察制服,肩披彩帶胸戴獎章的丁樹達,走上前臺接過證書和禮物,向臺下聽眾多次深深鞠躬表示致謝。黨委專題為一名檢察官慶賀生日、光榮退休舉行儀式,在當地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緣於丁樹達光榮的工作履歷。1985年2月9日,丁樹達開始從事檢察工作,先後在批捕、公訴、法紀、調研室、辦公室、預防等部門工作。從事檢察工作26年,丁樹達利用業餘時間義務宣傳法律知識,總計為學生和社會各界作法制報告1280場,聽眾達80萬人(次),他的普法足跡遍佈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59座城市,被群眾譽為新時期“普法使者”。丁樹達曾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第五屆中國“十大傑出檢察官”、“全國模範檢察幹部”等國家、省、市、區級榮譽180餘個。
  丁樹達在《畢生忠於黨》的報告中表示,決不辜負黨的培養教育,不辜負黨給自己的榮譽、不辜負領導和同事對自己的關愛,做到退休不退志,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生命不息,奉獻不止,畢生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檢察事業。同年4月25日,朝陽區檢察院向丁樹達頒發了《聘任證書》,返聘後的工作是負責該院“檢察工作服務站”和普法服務工作。
  丁樹達繼續在湖西檢察工作服務站工作,他始終秉持“來訪人有百分之一訴求,就要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理念,把“將心比心,以情換情”的真誠、“換位思考、待人如親”的熱情,化為一次次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化為對來訪群眾的人性關懷,化為平凡崗位的自覺追求,用自己的博愛之心、奉獻之情,盡心儘力解決來訪者的合理訴求,讓來訪者感受到檢察機關舒民情、解民難、幫民困的誠意和溫暖。
  認真仔細不作秀
  湖西檢察工作服務站成立之初,到該站咨詢的人寥寥無幾。丁樹達下社區開展民意調查,用一個月時間,在湖西街道8個社區聚集居民,通過走訪和開會的形式征求檢察服務工作方面的意見,把老百姓的需求和意見搜集上來,以便做好下一步工作。丁樹達在大屯社區調查時,有幾個人認定調查組在作秀,如果真是為群眾辦事,就把他們反映多年未見眉目的老大難問題解決了。當時調查的場面可謂唇槍舌劍,最後丁樹達保證自己下一步全力以赴幫助該社區解決百餘戶居民未解的難題。
  湖西街道辦事處進化社區百餘戶居民,所居住的星宇小區內二十層樓的頂端,被網絡公司安裝信號發射鐵塔架,該塔架對居民有輻射不說,更主要是該樓建成後安裝鐵架時防水措施沒跟上,下雨時從樓頂往樓下漏雨水,嚴重地影響居民生活。該小區居民向很多部門反映,《長春晚報》還大版面刊登呼籲相關部門儘快解決此事,未見任何結果。
  丁樹達多次查看現場,仔細審閱報紙和居民所寫的文字材料後,認為該材料過於泛泛而談,沒有直截了當地寫道:該情況如不及時解決可能涉及小區百餘戶居民的安危。於是丁樹達重新起草後,以市黨代表的名義呈送市委常委班子。市委常委收到材料後即研究解決方案,隨後由市政府出面無條件拆除發射塔架並出資修繕該樓防水樓面。問題解決後,星宇小區三位高齡老人攜帶印有“想人民之所想,為人民之所為”的錦旗到大廈贈送給丁樹達。丁樹達當即更正說:“是黨想人民之所想,黨為人民之所為,我只按照黨的要求做了我應該做的事。”2012年9月,丁樹達還收到70多歲的任永興老人送來印有“秉公執法心系百姓,愛心救助一視同仁”字樣的錦旗。
  “窗口”成為愛的“舞臺”
  聽取群眾的呼聲,僅僅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關鍵在於如何為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特別是善於從群眾的呼聲中為群眾排憂解難。到目前為止,丁樹達在檢察工作服務站這個“窗口”工作已經4年了,他一直將這樣一句話掛在嘴邊:“群眾來了就是對我的信任和期待,為群眾解決問題就是我的責任。我在這個‘窗口’,用誠心接待來訪,用真情化解矛盾,用行動構建和諧,讓‘窗口’成為傳遞檢察博愛的‘舞臺’。”
  2014年1月的一天,有一位85歲高齡的貴州口音的老人到民政部門要求解決他的難心事。民政部門認為他的事不屬於民政部門權限之內,讓該老人到別的部門投訴。可該老人說不給圓滿答覆就堅決不走。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像以往一樣把這個人帶到丁樹達辦公室。這個老人姓令狐,耳聾,很濃的貴州口音,與其交談有困難,寫字溝通較便利。於是,丁樹達把這個老人說的話用打字機打在紙上讓他看,待他認同後再把要問的話打在紙上。原來,令狐老人的老伴購置一新房後與其分居,而且不告訴他新房所在地址;老人有四個孩子。老人不想獨居也不想同哪個孩子住,就想同老伴居住,可老伴就是不露面。令狐老人認為這件事政府應該出面解決。丁樹達瞭解情況後,在一周時間內多次與這位老人的妻子、兒女見面或通話交流,從中得知令狐老人是工程師,退休工資4000多元,老伴是某醫院的大夫。正常情況下二人的工資足夠生活支配,可是令狐老人在與老伴共同生活時,讓其老伴出資購買生活用品,令狐自己的工資多半寄給貴州的哥嫂,令其老伴無法忍受,於是,令狐的老伴以自己年邁身體不佳,提出離婚對子女不好為由,自己出錢買房子另住,堅決不與令狐在一起生活了。丁樹達把溝通的情況打字出來給令狐看,令狐認為此事政府應當干涉。丁樹達耐心細緻地將我國婚姻立法情況和相關規定打印給他看,令狐老人不語,片刻後要求子女出資給他雇保姆,丁樹達又同其子女交涉,在得到同意後又打印給令狐老人。最後,令狐一家人對丁樹達十餘天的付出深表感謝。
  “每當看到群眾信任的眼神的時候,每當看到群眾得到滿意答覆後露出笑容的時候,我內心的那份責任感、義務感和榮譽感就會油然而生,我覺得我的工作就在這裡,我的價值也就在這裡,我願意用我的付出和熱情,解決老百姓的困難和實際問題。”這件事讓丁樹達很受觸動,只要真心實意地替百姓著想,百姓的心裡都有一桿秤,他們會因為你的真心而成為你的朋友。作為檢察機關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檢察服務站工作中的真情永遠是不可缺少的。
  打消報複念頭
  丁樹達用自己的行動感召著社會、用自己的所為詮釋著敬業奉獻的真諦。他以一己之力,為這個社會帶來融化在手心裡的溫暖,流淌在身邊的感動。他像前進路上的明燈,引領這個社會在和諧之路上前行。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將責任心、使命感化作了堅守的動力,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奠定牢固的根基。
  2011年8月19日,丁樹達來到長久社區居民、刑滿釋放人員張某家中,針對張某情緒起伏不定,存在報複心理的情況,給予真情回訪和親情幫教,使張某情緒穩定,打消了報複的念頭,表示向前看,重新開始正常生活。
  原來張某於7月份刑滿釋放出獄後,他對自己被關押兩年耿耿於懷,心理極度不平衡,並且還在到處打聽被害人的身份及下落,伺機報複。同時,負責社區矯正的湖西司法所的同志對檢察院和法院的有些做法也有異議。針對這些情況,丁樹達親自去張某家,對事發現場進行了實地勘察。之後,丁樹達結合卷宗材料,用法律、法規對以上四個問題進行了分析、說理,並向張某指出五點:一是被害人是何種職業不影響定罪;二是被害人雖然先敲開你家的門,並先打了你臉一拳,但其行為不構成私闖民宅罪;三是傷害地點的“走廊”是你家的走廊還是公共走廊,在檢察院的起訴書和法院的判決書中雖然不是很分明,但唯一的證人證言證實你的傷害行為不是正當防衛;四是被害人雖為輕傷,但受傷部位多處;五是你在庭審階段,不但不同意調解,同時還拒不認罪。
  丁樹達有理、有據、斬釘截鐵的說教,以及噓寒問暖、誠摯的關懷,和風細雨的真情交流,使張某慢慢對自己的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傷害表示懊悔,心情也逐漸豁然開朗。在對丁樹達表示感謝的基礎上,當即表態今後一定遵紀守法,絕不重蹈覆轍,併為丁樹達送來了一面印有“法制教育深入人心,真心幫教助子回歸”的錦旗。
  永不放棄追求
  丁樹達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把檢察職責當成使命,把群眾訴求當成命令,任勞任怨,甘於奉獻。他憑著對檢察事業的執著追求,嚴格執法,維護了法律的公平和正義。受理來訪人提出的問題,很大一部分都是檢察院管轄以外的事,但丁樹達認為,人民檢察為人民,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是檢察官應盡的職責。
  為更好地服務百姓,丁樹達建立了與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門的聯動機制;與民生大廈等行政部門的聯席機制;與市長熱線、公安“110”等服務熱線的聯線機制;與民生大廈內設業務部門的對接機制,形成了服務群眾的“半小時服務網”,實現了來訪的及時轉辦。
  在“窗口”工作4年,丁樹達總結了“心要熱,腦要靈,臉要笑,嘴要甜,耳要聽,手要握,身要平,腿要勤”八要工作法,化解糾紛280多起,沒有發生一起越級訪和重覆訪。在1500多個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日子里,丁樹達深深感受到,千苦萬苦,老百姓最苦。他不斷拓寬服務渠道,堅持向社區延伸。同時,建設法律咨詢中心、朝陽區小微企業服務站,“面對面”交流,“鍵對鍵”溝通,為近萬名群眾提供了便捷的法律服務。走近群眾、融入群眾、與人民群眾建立了深厚感情。
  64歲,相對整個人生的路,丁樹達已經走過了大半程,有人問:老丁,這些年,你吃那麼多苦,不後悔嗎?退休了,該是回家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了。
  每當聽到這些話時,丁樹達總是坦誠地告訴大家,“人只要覺得自己的追求有價值,能為駐區百姓做點實事,能為群眾解決點實際問題,就沒有必要後悔。只要我能動一天,我就不會停下追求和奉獻的腳步。這些年,黨給了我很多榮譽,我沒有理由停下來。我要用我的有生之年,繼續為群眾辦點實事、好事。我要永遠做一名讓人民群眾值得托付的檢察官,為檢察形象增添新的光彩。生命不息,普法不止。”
  “老百姓都知道他”
  丁樹達把檢察服務站作為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陣地”,就近接待人民群眾來訪,傾聽社區群眾的司法訴求;為社區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幫助;向社區群眾開展法制宣傳等;接地氣,使信息獲取和問題處理更加及時;幫助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全力打造維護穩定、保障民生的平臺,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得到領導和群眾的積極評價。2012年7月,長春市委書記第三次到大廈視察,在丁樹達辦公室對前去的五大班子領導說:“這個典型樹得好,老百姓都知道他。”  (原標題:夕陽的光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14emglf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